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
详细内容
电商大战猫腻多 律师称消费者维权较难
来源:深圳商报发布时间:2012年08月22日作者:
电商价格战或存“欺诈”


 

律师称消费者维权比较难,市消委会提醒消费者理性参与


  最近由京东商城挑起的“8·15”价格战引起业界关注,不少消费者反映在这次电商混战中被“忽悠”。深圳商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大战中虽然多家电商表示降价,但实际上悄悄地先涨价后降价,无货时降价、有货时价高,缺货率高,送货时间遥遥无期的问题普遍存在,一些深圳网友也通过各种途径投诉遇到类似问题。法律界人士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从网友反映的情况看,相关电商企业存在一些“价格欺诈”行为,不过网友的维权成本相当高。深圳市消委会昨日发出消费提示,对于电商价格战,提醒消费者要保持清醒头脑,理性参与。

 

实际降价幅度小


  据一淘网昨日公布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,此次电商价格战涉及商品数量少,实际降价幅度不及商家对外主张的降价幅度。“8·15”当天真正降价的商品仅有5%左右,其中一些B2C商家的降价商品总量还低于平均水平。

  “商家一开始就把价格战限定在了大家电领域,其实这是一个目前网购并不太热门的领域”。一淘网数据分析师陈航说,此次商品降价的金额平均不超过10%,远没有商家自己喊出的“你敢1元,我就敢0元”那样吸引人。在“8·15”价格战开始前,商家都采用花样繁多的营销手段,如价格战开始前的晚上,部分商家悄悄提升了商品的价格,价格战开始后,不少热销商品出现了高缺货率现象,缺货率最高的商家达到30%,在上午4个小时以内,不少商品的价格变化都超过5次。

 

消费者维权比较难


  广东晟典律师事务所李景超律师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从消费者反映的这些情况看,各大电商在这场价格战中存在“打擦边球”甚至是“价格欺诈”的行为,不仅给消费者购物带来种种不便,也令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一定侵害,不过,消费者想要维权却不是那么容易。

  李景超分析说,消费者在网上购物,如果拍下商品即代表与商家的买卖合同成立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电商单方面涨价,或者未按照约定的时间发货,即构成违约,消费者可追究其违约责任。维权方法包括:与电商进行协商,协商不成可投诉至当地消委会,最后不成还可以提起仲裁或者诉讼。“不过如果考虑到维权成本,大部分消费者也许不愿意因一百几十元的货款去打一场官司”。他指出,如果在消费者还未拍下该商品前,电商方面出现价格忽高忽低的情况,这种行为则难以界定,因为商家方面有其定价自由,但这种频繁变动商品价格的行为,会给消费者带来极大不便。

  至于价格战期间消费者普遍反映下单即显示缺货的情况,李景超认为要分两种情况来分析。如果是因为商品数量有限销售完而导致缺货,这属于正常现象。但如果商家纯粹为了招揽消费者,以低价作噱头,实际上根本没有打算以该价格出售商品,这就是一种欺诈行为。此外,商家在价格战前先涨价再打折的行为,则是典型的商业欺诈,“不过要证明电商存在这两种欺诈的情况,消费者取证会比较麻烦。”他说,网购消费的证据仅保留截图是不够的,还需要公证人员对网页的内容进行公证。

  “和线下销售相比,电商违约成本低、但消费者维权成本却比在线下高,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现在电商容易漠视消费者权益的情况。”李景超称。

 

盲目追低风险大


  “相关商家打价格战,虽然表面上受益的是消费者,似乎可以买到比平时低价的产品,但是,低价背后也暗藏着风险”。深圳市消委会相关负责人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消费者在降价潮中可能失去理性、盲目购物,很可能为追低价,买了自己根本不适用或不需要的商品,甚至是劣质、售后服务差的商品。为此,深圳市消委会昨日特地发出消费提示,提醒消费者,对于电商价格战,要保持清醒头脑,理性参与。

  这位负责人向记者表示,现在网上电器商城价格促销优惠形式繁杂,即使同一网站也可能同时推出多种促销活动。如秒杀、限时抢购、期限优惠,名目繁多的返现返券等。以前就有消费者反映,某网站同一品牌、型号只差一个字母的不同款电视机,一款推出返现金,另一款则是返积分。在这种情况下,消费者要有“火眼金睛”认真辨别优惠内容,包换优惠时间、范围、型号、形式等。他说,为了吸引消费者,商家有时也会进行虚假、误导的宣传或介绍,消费者只能通过品牌官网查询产品的真实参数,或到实体家电卖场了解实物,以选购适合自身需要的产品。

  在这次价格战中,所有的商家都以低价来吸引消费者。深圳消委会相关负责人指出,消费者盲目追低价其实风险非常大,“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更重要”,他提醒说,电器产品大多实行国家“三包”服务,万一商品出现故障,消费者必须及时联系网店客服,提出问题请网店予以解决,避免错过“三包”权利的有效期限。无法得到有效处理的,可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解决。

  独立电子商务观察人士鲁振旺在微博上支招说,无论是哪家电商,最好找共同都有的商品购买,选个最便宜的,假如只有它自己有货,要么是“老货”,要么是“独家定制”,无论说自己多么便宜,只是拿着价格战当幌子,“千万不要被忽悠了。”

  一淘网网站总监陈丽娟建议,消费者在商家的促销大战中学会理性消费,对于任何“价格战”都需要全面了解商家及商品信息,通过比价网站和工具查看商品的历史价格,买前多比较,买时使用优惠券,支付优惠等优惠组合来获取“省上加省”。

 

电商营销法规将完善


  据媒体报道,在今年以来的价格大战中,消费者利益受损事件有增多迹象。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统计数据显示,今年第一季度电子商务投诉呈上升趋势,其中1月份投诉为8240起,2月份投诉为11380起,3月份投诉为13920起。根据第一季度全国电子商务用户的反馈信息,当当网、淘宝网、京东商城等成为“十大网络购物热点被投诉企业”,投诉热点内容包括售假、售后服务、账户信息被盗、货不对版等。

  在“8·15”电商价格战打响后,8月16日,商务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此事作了表态。发言人沈丹阳表示,已经注意到个别电商企业竞相采取降价方式开展销售活动。商务部认为,企业不论采取何种促销手段,都应努力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,积极保护消费者和供货厂商的合法权益,履行好企业的社会责任。

 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副司长王德生在17日表示,电商“价格战”的有关问题在商务部已发布的《第三方交易平台服务规范》中已有规定。今后,电子商务交易各方的权责、义务,除了在相关法规里进行完善外,在相关标准中也要进行细化和补充。为适应电子商务、网络购物发展的需要,商务部将加大相关标准的制定力度,其中已列入制定计划的有《网店信用评价指标》、《网络团购企业管理规范》、《网络团购企业信用评价体系》、《电子商务营销运营规范》等。

 

说唱秀


  过去一周,京东、国美、苏宁之间的价格战引发各界广泛关注。参战各方纷纷亮出十八般武艺,你来我往,好不热闹。可是几天下来,不少消费者抱怨,听到了太多的“哼哼哈嘿”,却没享受到多少实惠。